配资指数网站
当邻里街坊因一砖一瓦争得面红耳赤,当亲朋好友因一言一行闹得剑拔弩张,总有这样一群人,用真情倾听诉求,用法理厘清是非,用智慧化解干戈——他们,是人民调解员。
看调解员如何用“法理情”解开死结,挽救濒临破裂的关系,感受“和为贵”理念让矛盾双方从“对簿公堂”到“围炉言和”。这里没有惊天动地,却有润物无声;这里不讲输赢对错,只求和谐共赢。
和风细雨润心田,为有源头活水来
贵在真诚解民忧,调解千家万户事
“警调联动”解民忧 化解工人烦“薪”事
【案情简介】
近日,嘉祥县司法局卧龙山司法所联合辖区派出所成功调解一起涉及21名农民工的欠薪纠纷。经调查,农民工团队由李某双带领,自外省赴嘉祥县卧龙山街道,为张某伟承包的建筑工地提供劳务。双方于2025年1月17日签订劳务分包合同,约定了工资支付条款。后因发包方未履行合同支付工程款,导致工程停工,张某伟拖欠农民工工资共计40万元。多次追讨未果后,农民工报警求助,派出所民警引导其通过“警调联动”机制寻求司法所协助化解矛盾。
【调解过程】
2025年4月26日上午,一辆警车驶入卧龙山司法所院内,几名民警带着21名神色焦急的农民工走进调解室。这些农民工多次向包工头追讨工资未果,无奈之下报警求助。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,考虑到纠纷涉及劳务报酬,遂主动与司法所对接,进行联合调解。因该案件系涉及民生案件,且人数较多,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,妥善化解矛盾纠纷,司法所指派调解员详细询问事情的由来和经过。调解员了解基本情况后,迅速与包工头张某伟取得联系,张某伟表示对方陈述情况基本属实,并约定好4月27日上午9点来卧龙山司法所开展现场调解工作。
约定时间已到,张某伟却未按约到场且手机关机,只见工人们情绪激动,现场气氛紧张。一边由调解员耐心安抚工人的情绪,稳定现场秩序,避免事态恶化。另一边,公安部门联系到张某伟,并向其释法说理,详细阐述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严重性和法律后果,强调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。
一波三折,最终双方终于坐在调解桌前,然而调解工作一开始并不顺利。农民工们愤怒表示,前期约定的工作都是如期完成,张某伟及公司却推诿扯皮不给钱,今天我们一定要拿到工钱。张某伟解释说,工程停工是发包方的原因,发包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含有农民工工资的工程款,才导致欠薪问题的发生。
调解员立刻调整调解策略,从法律角度予以详细分析、阐述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和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等法律法规开展普法教育,引导张某伟认识到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。指出拖欠农民工工资属于违法行为,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会被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“黑名单”,影响企业征信。看到公司与张某伟态度有所松动,调解员趁热打铁,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。经过调解员情、理、法相结合的调解劝说,最终公司及包工头张某伟同意妥善处理所拖欠的工资款。
【调解结果】
经过调解员耐心的劝说疏导及以案释法,双方最终自愿达成一致协议:双方确认农民工工资共计人民币40万元,现场支付33万元,剩余7万元于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支付。张某伟书写了欠条,并将自己名下价值10余万的小轿车作为抵押,如到期未支付剩余7万元,小轿车可由农民工处置。
【案例点评】
民生无小事,守好农民工血汗钱,解决农民工薪“愁”问题,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,更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。嘉祥县司法局卧龙山司法所积极发挥职能优势,运用“警调联动”优势,汇聚调解合力,推动各方力量“集成作战”,帮助欠薪群体通过低成本、高效率的人民调解方式就地解决矛盾纠纷配资指数网站,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彰显了司法行政部门的责任与担当。
恒盛智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